视频会议系统传输的主要是声音、视频、多媒体数据等数量很大的数据,因此在传输过程中数据要经过压缩和解压,才能更好的利用带宽实现多媒体通信。因此本文从视频会议的主要技术及未来视频会议技术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介绍。
视频会议采用的关键技术
1)多媒体数据处理技术
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主要是针对各种媒体信息进行压缩和处理。视频会议的发展过程也反映出信息处理技术特别是视频压缩技术的发展历程。目前新的理论、算法不断推进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进而推动着视频会议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网络带宽不富裕的条件下,多媒体信息压缩技术已成为视频会议最关键的问题之一。
和基于PC机的CPU技术、基于专用芯片组技术相比较,媒体处理器因为具有特有的数字视音频输入输出接口、多媒体协处理器等使应用变得更加简单,而且设备厂家能根据市场变化随时进行软件应用的调整,及时适应市场需求,而不会受制于专用芯片组本身的技术限制。媒体处理器支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及软件优化,使视频会议系统更加高效、稳定、可靠。媒体处理器技术事实上已成为视频会议的核心芯片技术,将来还将服务于3G可视手机等终端产品。
在视频会议系统中,目前的媒体处理器主要有:Philip公司的TriMedia系列及新品PNX1500、美国ESS公司的LVP、ADI公司的ADSP2106X器件及Blackfin处理器、TI公司的C6X、C8X及新推出的DM642多媒体DSP芯片,这些媒体处理器高速的运算能力能实现适合不同协议的视频会议通信终端。采用这些芯片能非常方便地实现MPEG视频和音频处理、H.263视频处理,还能实现其他的多媒体应用如DVD、数字机顶盒、数字电视等。
2)宽带网络技术
正在迅速发展的IP网络,由于他是面向非连接的网络,因而对传输实时的多媒体信息而言是不适合的,但TCP/IP协议对多媒体数据的传输并没有根本性的限制。目前世界主要的标准化组织、产业联盟、各大公司都在对IP网络上的传输协议进行改进,并已取得初步成效,如RTP/RTCP、RSVP、IPv6等协议。为在IP网络上大力发展诸如视频会议之类的多媒体业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据预测,IP网上的视频会议业务将会大大超过电路交换网上的视频会议业务。
Internet的网络规模和用户数量迅猛发展,怎么进一步扩展网上运行的业务种类并提高网络的服务质量是目前人们最关心的问题。由于IP协议是无连接协议,Internet网络中没有服务质量的概念,不能确保有足够的吞吐量和符合需求的传送时延,只是尽最大努力(Best-effort)来满足用户的需要,所以如果不采取新的方法改善目前的网络环境,就无法大规模发展新业务。
在现有的网络技术中,从支持QoS的角度来看,ATM作为继IP之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分组交换技术具有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因此ATM曾一度被认为是一种处处适用的技术,人们最终将建立通过网络核心便可到达另一个桌面终端的纯ATM网络。不过,实践证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首先,纯ATM网络的实现过于复杂,导致应用价格高,难被大众所接受。其次,在网络发展的同时,相应的业务研发没有跟上,导致目前ATM的发展举步维艰。第
3)分布式视频会议技术
视频会议实现点对点、一点对多点、多点之间的实时同步交互通信。视频会议系统需求不同媒体、不同位置的终端的收发同步协调,多点控制单元(MCU)有效地统一控制,使和会终端数据共享,有效协调各种媒体的同步传输,使系统更具有人性化的信息交流和处理方式。通信、合作、协调正是分布式处理的需求,也是交互式多媒体协同工作系统(CSCW)的基本内涵。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视频会议系统是CSCW主要的群件系统之一。
据某视频会议产品研发工程师介绍,选用BSP-15芯片进行视音频的系统设计具有3方面优势:其一,BSP-15 是专为视频图像处理而设计的,能够提供高质量的视频效果;其二,BSP-15具有丰富的片上I/O接口,不必添加过多的外围设备,因而能降低整个系统的成本和设计的复杂度;其三,完全采用C语言编程,没有汇编语言需求,升级方便,灵活性高。和同系列的TI DSP及Philip的Trimedia 系列DSP相比,BSP-15不足之处是软件研发难度较大,稳定性也被怀疑。但由于其出色的处理性能,BSP-15处理器在消费电子产品、视频会议、数字图像处理等方面仍将占有较大的市场。
以色列VCON通信有限公司去年推出基于新一代Equator BSP-15多媒体处理器的高性能的视频会议编解码器-HD100视频会议引擎。VCON公司首席市场官Gordon Daugherty认为:“视频会议的质量越来越接近广播电视的质量,视频会议市场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VCON集成商能利用HD100视频会议引擎小巧的体积、极高的音频视频质量,以极具竞争力的成本构建各种先进多媒体会议应用。”
未来视频会议的技术发展趋势
总结,随着时延问题被相应的标准(如带宽预留协议和实时控制协议)逐步解决,基于IP的视频会议方案把终端互操作性和高传输性能结合了起来。就标准而言,资源预留协议(RSVP)有助于避免网络拥塞,确保了视频会议的传输质量;实时传送协议(RTP)虽然不能确保数据传输的完整性,但能利用时间戳方法处理好定时关系,使传输过程中的数据顺序不被打乱。视频通信将会变得更容易,费用会更低,传统的会议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网络时代的需求。而视频会议系统作为支持人们远距离进行实时信息交流、开展协同工作的应用系统,使协作成员能远距离进行直观、真实的视/音频交流。